本文摘自2000年12月5日 《中国医药报》
(二)正血——降血脂、降血粘度
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浓度明显升高时称高脂血症,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、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。高脂血症是“血失常”的最常见症状之一,也是重要致病因子之一。
血脂升高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,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,促成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,可诱发心绞痛、心肌梗塞。高脂血症也是糖尿病、肾病综合症、甲状腺功能低下的重要表现。
高脂血症既可以增加血液粘稠度,又能影响红细胞、血小板乃至多相细胞聚集,从而引起血液流变性改变,血流缓慢,微循环障碍,使心、脑、肾、肺及全身血供不足,出现心慌、气促等一系列症状。这也是导致中老年人早衰的重要原因。
(三)正血——活血化瘀
疑难病症的病因复杂,病程缠绵,症状怪异多变。有人提出“久病必有瘀,怪病必有瘀”,应从瘀论治。
多种病因可导致血瘀:气滞则血瘀;血寒凝滞则血瘀;血热稠浊则血瘀;血溢出或渗出脉外则血瘀;痰浊、结石等有形实邪压迫,血行受阻则血瘀。但上述多种血瘀病因总归于血失常所致。
血瘀以活血化瘀论治,但血瘀症常兼有气虚、气滞、血虚、热邪等,因此活血化瘀治法应与其它治法配伍,如理气活血、补气活血、温阳活血、祛痰活血、滋阴活血、补血活血、通下活血等治法。正血疗法正是通过全面辨证与辨血施治,以求更好地发挥活血化瘀治法的功效。
值得强调指出的是,正血疗法是在生血的基础上发挥活血化瘀作用的,否则在一些危重的晚期癌症患者,或是久虚羸瘦病者,体内血已近“干枯”,如单纯用活血化瘀药则难以奏效,而正血疗法既生血又化瘀,则有转危为安之功效。
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发现,冠心病、高血压病、动脉硬化症、糖尿病、尿毒症、恶性肿瘤、发高热及休克患者都有明显血瘀的病理表现,经测定发现也都有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指标,与治疗前相比也可获得相应的改善。因此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是判定正血疗法疗效的一个有力佐证。
在探讨正血疗法对上述多种疑难病症都有一致的良好疗效机制时,我们发现正血疗法所用药物能明显地降低全血与血浆粘度,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,改善红细胞变形性与膜流动性,对抗红细胞聚集,能对抗血小板聚集、粘附、释放与缩短血小板电泳时间,有抗血栓形成与促进纤溶作用等。因此能有效地阻断血液流变性障碍与微循环障碍之恶性循环,从而有效地控制病情,对治疗原发病或并发症的病理过程是十分有益的。这也是正血疗法能对心脑血管病、糖尿病、恶性肿瘤等能同时奏效的机制所在。
(四)正血——扶正
疾病是由人体正气和病邪斗争所产生的病理过程。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,病邪胜正则病进;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正气胜邪则病退,邪去正复则病愈。“正血疗法”之扶正作用有以下两方面。
1、扶正固本,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。试验表明,经过正血疗法能使动物对SRBC致敏后的迟发性免疫反应显著增强(P<0.01),血清抗体积数有明显升高(P<0.05);对网状内皮系统(RES)有明显增强作用,碳粒廓清指数(K)和吞噬指数均有明显提高,并有量效关系(P<0.05~0.01)。
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一院临床验证表明,60例老年体虚患者经用正血疗法治疗,免疫指标CO3+、CD4+、CD8+、补体C3治疗前后进行自身比较,经统计学处理,P<0.01,有极显著性差异。还发现患者治疗后IgG、IgA均有提高。临床观察还表明,正血疗法能促进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,提高T淋巴细胞比值等。充分表明正血疗法能明显提高患者对外邪侵犯的自身抵抗力,能恢复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。
2、健脾益肾,提高生命质量。肾为先天之本,内寓真阴真阳,乃人体阴气、阳气之根;脾为后天之本,是气血化生之源。肾中精气有赖后天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与化生;而捭主运化水谷精微,有赖肾中阳气的温煦。“脾统四脏”,脾健则四脏皆健,脾衰则四脏亦衰。
(四)
本文刊于《中国医药报》
下一页 返回首页
|